营业执照又变了!9月1日开始执行!都有哪些变化?快来一起看看吧!
一、营业执照变了!
9月1日起执行!
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一项通知(市监注发〔2022〕71号),该通知对营业执照正副本照面内容进行了调整。
直接看重点:
1、公司、非公司企业法人、合伙企业、分支机构等类型市场主体的营业执照不再记载“营业期限”“经营期限”“合伙期限”信息项。
2、合伙企业、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增加“出资额”信息项。
3、部分类型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事项名称及事项位置进行相应调整。
4、营业执照的格式分类、印刷标准等继续按照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启用新版营业执照的通知(国市监注〔2018〕253 号)中《营业执照印制标准(2019 年版)《营业执照打印标准(2019 年版)等相关要求执行。
5、自2022年9月1日起,经登记机关准予设立、变更登记以及补发营业执照的各类市场主体,颁发调整版式后的营业执照。
6、之前存续的各类市场主体,可以继续使用原版营业执照,也可以直接申请换发新版营业执照。
二、重磅!营业执照新规
数字化
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,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简称用人单位)缴纳的资金。
6月23日,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:要求推进数字化共性应用集约建设。
其中重点提到:
1、依托身份认证国家基础设施、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、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认证资源,加快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统一身份认证体系。
2、完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,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。
3、完善电子印章制发、管理和使用规范,健全全国统一的电子印章服务体系。
扩大电子证照范围
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,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简称用人单位)缴纳的资金。
除此之外,早在2月22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》,明确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,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次办。
其中提到:
1、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
推动营业执照、生产经营许可证、检测认证等电子证照在企业登记、经营、投资和工程建设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,并进一步拓展到纳税缴费、社会保障、医疗保障、住房公积金、交通运输、公共资源交易、金融服务、行政执法、市场监管等领域。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关联企业相关信息,支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所需信息免填写、纸质材料免提交,推动实现企业相关信息“最多报一次”。
政府部门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方式查询、核验企业办事所需信息的,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材料,切实为企业降成本、增便利。
2、提升电子证照应用能力
优化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,推进政府部门间电子证照信息共享,加强与公安、海关、税务等部门垂直管理信息系统的关联应用。
3、加快电子印章、电子证照全国互通互认
推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电子印章同步发放、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,拓展电子营业执照、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在涉企服务领域应用。
2022年底前,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,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建立健全,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,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,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、互通互认。
三、还敢不记账报税?
“一码集成”,发证即监管
直到现在,还有不少老板认为,新公司/个体户,不用不记账报税,大错特错!根据北京市、天津市、河北省税务局联合发布了《京津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》公告:
新办营业执照的企业,不办理税务登记 ,处2000元以下罚款,情节严重的,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不记账报税后果
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,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简称用人单位)缴纳的资金。
首先明确:
做账是必须的!在领取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日内要办理税务登记,当月建账。
报税也是必须的!根据相关法律法规:营业执照批下来后,首月建完账后,在取得税务登记证的次月起进行纳税申报。
不记账不报税后果很严重,包括但不限于:
1.不能贷款买房
2.不能办移民
3.不能领养老保险
4.公司每年会被税务局罚款2000至2万元
5.企业欠税,法人会被禁止出境,无法购买飞机和火车票
6.企业长期不报税,税务局将上门查账
7.长期不报税,发票机被锁
8.进入工商经营异常明了,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全部限制
一码集成、发证即监管
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,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简称用人单位)缴纳的资金。
河南省濮阳市在全国首家推行了“一码集成”、实现“一照准营”改革。
所谓的“一码集成”改革,是指在企业获得营业执照后,市场监管部门按照“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”,把许可信息以“二维码”形式,加载到营业执照上,从而实现“一照准营”。
目前,此项改革已从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、药品零售、食品流通、食品生产等事项开始实施,下一步将逐步扩展到全市32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。
据悉,该项改革主要带来了三大便利:
1.承诺即准营,企业领取告知书,签署递交申请书、承诺书,即可获得准营资格;
2.有码即获证,企业只需在经营场所悬挂加载许可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即可;
3.发证即监管,将事后监管前移,及时列入监管计划,实施“证后核查”。
各类营业执照变化
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,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(以下简称用人单位)缴纳的资金。